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 秦 杉   “吃飯羅,吃飯羅……” 天色已經擦黑,老伴在餐廳里叫了好幾遍,老馮依然在陽臺上整理他的漁具。 明天一早,幾個老同學就要來接他去釣魚。他雖已有許多年沒摸過魚竿,但那兩下子也沒忘,他想好好準備一下,沒準明天還能露一手。 第二天一大早,幾個當年小學就在一起的同學、現在都已退休的老頭,就駕車到了西郊的桃花塢魚場。 這個魚塘足有半個足球場大小,四周搭了不少方便人釣魚的水泥跳板。老馮和大家一樣選定位置,便神定氣閑地釣起魚來。 陽春三月,桃紅柳綠,魚塘四周開滿了金黃色的油菜花。“吹面不寒楊柳風”,此刻坐在魚塘邊釣魚,那真叫個愜意!   都是六十好幾的人了,兩年前他們建立了微信群,同學間聯系和活動就多了起來,更有意思的是,在群里逮著機會就互相“掐”,“掐”到興起,常常一個人捧著手機傻笑。現在聚到一起,不互相“掐” 一“掐”,反倒顯不出情誼。何況,這幾個久不釣魚的老頭暈事迭出,令人捧腹。 中學退休教師李明第一個出狀況。這個李老師在名牌中學教了幾十年的數學,他戴著個高度近視眼鏡,看上去斯斯文文的。沒多會兒,魚還沒釣著,先把眼鏡掉水里去了。他悄不聲張的,徑自用竹竿綁個網兜在眼鏡掉落的地方劃拉著,卻還是引起了同伴的注意。 “李老師,你在干嗎?”離他較近的一個同學問道。 “眼鏡掉下去了。”李老師不好意思的說。 這話被老馮聽到了,他立馬扯著嗓門揶喻起來:“喂——,你是來釣魚還是來玩水的啊?” 李老師默不作聲。 “要玩水你回去玩,在這兒玩水,我們這兒的魚都嚇跑了。”另一個同學接著“掐”了一把。 “你光玩水不釣魚,回去怎么向‘老虎’交待啊?”又一個同學笑哈哈地奉獻了一句。“老虎”是他們在微信群里對老伴的慣稱。 李明嘿嘿地笑著,一邊繼續劃拉著水,一邊自嘲道:“好久不玩水了,你們釣魚,我玩水。” “……” 這里李明的眼鏡還沒撈到,那邊在機關退休的國強又出了狀況。他提竿用力太猛,魚沒釣上來,卻把鉤線甩到了身后的雜樹上。   他轉過身握住魚竿輕輕地扽了幾下,又小心地抓住魚線拉了拉,樹枝搖擺幾下,鉤線在樹上紋絲不動。他矮小的個子夠不著高高的樹枝,站在那兒一時一籌莫展,光禿的頭頂在樹下十分扎眼。 老馮在不遠處全看在眼里,又笑著嚷開了:“國強,你不釣魚改上樹摘果子了?” 李老師此刻也接了話茬。只見他慢悠悠地說道:“傳說姜子牙離水三尺釣魚,國強更厲害,直接緣木求魚了。”魚塘邊響起一陣笑聲。 …… 老同學難得聚一起,釣魚真的是次要的。經過幾十年酸甜苦辣的人生的拼搏,現在年過花甲,可不就喜歡那種互相打趣,又仿佛童言無忌的快樂! 可話是這么說,老馮看到別人左一條右一條地釣著,自己卻沒開張,心里也不免有點著急。他不斷地換魚餌,又不斷地換地方,魚就是不咬他的鉤。他一會兒站起來,一會兒坐下去,結果,不小心出了大狀況——把手機掉水里去了。此刻他更不敢聲張,脫了外衣,穿個背心褲衩就下了水。等大家發現時,他已經把手機摸上來,穿好衣服,在撥弄手機看還能不能使用了。 時間飛快流逝,一眨眼就到了中午時分。在回去的路上,與老馮同乘一車的李明終于逮著機會拿老馮開涮了。他邊擦拭著最后由養魚人穿著皮服幫他摸上來的眼鏡,邊念念有詞地說道: “游擊隊員”,他用只有同學才聽得懂的稱呼稱著老馮,“你年輕時有飛車絕技,現在還有下水摸魚的本事,讓人老佩服哩。”原來老馮十幾歲時在文革時爬火車大串聯,一次從車廂上摔下來,摔得鼻青臉腫,同學中就一直揶揄其為能飛車的“鐵道游擊隊員”,“游擊隊員”也就成了他的雅號。李明話音一落,全車人捧腹大笑。車內一下又進入了互掐模式。 這個說:“游擊隊員現在沒火車爬了,也必須有一技在手呢。” 那個說:“老馮沒釣著魚,一怒之下用手機砸魚了。” …… 李明沒忘記老馮說自己玩水一事,又說道:“我今天只是用魚竿玩水,下次要玩就要跳下去玩。”全車人又一陣大笑。 老馮默不作聲,不斷地翻著白眼。一車人喜笑顏開。 這時,坐前排的國強回過頭來關心地問道:“你回家怎么向‘老虎’交待啊?” 此話多半也是打趣,不過怎么向老伴交待,正是老馮此刻尋思的問題。老伴在家話語不多,但那一雙瞇細的眼睛透不出喜怒,老馮還真有點怕她。   回到家,老馮將同學分給他的幾條鯽魚往洗碗池里一扔,老伴問:“手機怎么打不通?” 老馮如實稟告:“掉水里了。” 老伴問:“你人怎么沒掉下去?” “人也掉下去了。”老馮說話時別著臉,不敢觸碰老伴的目光。 午飯后,老馮匆匆去修手機,卻被告知,手機主板燒壞了,修舊不如買新。為瞞過老伴,老馮于是咬牙買了只同款手機。 晚飯后,在外地工作的女兒來電話了:“老爸,你今天犯什么錯了?” 老馮說:“手機掉水里了。” 女兒說:“那只手機老舊了,我給你重新買一只吧?” 老馮忙說:“不用不用,已經修好了。” 女兒說:“不行,要不我馬上就去給你買。” 老馮急得捂著嘴巴,輕輕地告訴女兒:“那只手機不能修了,我已經買了新的了。”   不料女兒在那頭咯咯咯地笑了起來,“我老媽就是厲害,她瞟一眼就能洞察一切。好了,不逗你了,手機多少錢我馬上打給你,老媽讓我贊助你呢。” 老馮又驚又喜,掛斷電話,便故意去廚房轉一轉,正在洗碗的老伴繃著臉,權當不知老馮駕到,只是老馮從她的眼睛里讀出了她拼命掩飾的那份得意。這老馮心里又是一喜,憑經驗,他敏銳地感覺:晚上那事,有戲!           +10我喜歡

在我的記憶里,鄰家嫂子是一位個子不高、模樣不俊、衣著樸素、少言寡語,一副標標準準的農村家庭婦女形象。我們兩家曾經比鄰而居,低頭不見抬頭見,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歲月久遠,卻彌久而新。   1、鬧洞房   鄰家嫂子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嫁到我們村的。在我們老家那里,有鬧洞房的習俗,而且是三天不論大小。新婚三天內,不分年齡大小,不論輩份高低,都可以去鬧洞房。那時候,由于經濟條件落后,農村文化娛樂活動極度匱乏,鬧洞房是村里人釋放情愫,尋求刺激的活動之一,尤其是一些年輕人,更是趨之若鶩、不擇手段了,鄰家嫂子結婚那天,鬧出許多笑話,至今還是村里人飯后茶余的談資。   聽人說,那天晚上,全村人老老少少,攜兒帶女地聚到她家院子里看熱鬧。按規矩,新娘和新郎要給來的鄉鄰端茶敬煙,還要遞上一顆裹著花花綠綠包裝紙的糖疙瘩。成人們的吆五喝六、插葷逗磕對于我們小孩子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吸引力,真正有吸引力的是新娘口袋里那甜絲絲的糖疙瘩。一個晚上連要帶搶的,弄上幾顆糖疙瘩到手里,絕對能讓小伙伴們高興個月二四十的。   鬧新娘、找樂子,主力軍是村里的年輕小伙子們。鄰家嫂子結婚那天晚上,蓄謀已久的幾個年輕人,在她點煙的時候,把她折騰得夠嗆,其中尤以外號叫“大美人”的為甚。煙點到他那里時,三番五次點不著。為啥?因為“大美人”不是吸煙,是吹煙。每當新娘劃著火柴點他叼在嘴上的煙時,他嘴角輕輕一動,“噗”的一聲便把火柴給吹滅了,還滿臉燦爛地說:“小心,黑天風大,手捂著點。”如此幾個回合下來,一盒火柴用完了,鄰家嫂子也沒有把“大美人”嘴上的煙點著。   煙點不著,自然不能離開,離開了就是對人家不敬。急中生智,鄰家嫂子又摸出一盒火柴,從里面掏出4、5根并在一起,“噌”的一聲劃著后,一邊說著“你吸煙,我點火,燒著眉毛不怨我。”一邊把一團火向“大美人”的胡子上燎去。也許是感覺鬧得差不多了,也許是真怕新娘把他引以自豪的山羊胡子給燎著了,“大美人”猛吸了一口,終于把他嘴上叼的“白河橋”香煙給點著了。這讓圍觀的人笑得是前仰后合,而鄰家嫂子呢,也面露得意之情,繼續給其它人點煙。   后村的“小彈弓”是村子里出了名的活寶,他自小就喜歡玩彈弓,時常手里拎著一個彈弓,在村里游蕩著,看到有鳥落在樹枝上,他彈弓一拉,只聽“啪”的一聲,一只鳥便會應聲落地。他雖說不上彈無虛發,卻也能達到十有八九,因此落下了“小彈弓”的美名。對于當晚的鬧洞房,他早已在心中是謀劃好了。當點煙點到他跟前時,他擺著手說:“二木知道我不吸煙,點煙的事在我這不中。”   “那給你一個糖疙瘩甜甜嘴”。鄰家嫂子笑著說。   “也中,不過你要把糖疙瘩剝開喂到我嘴里才算數。”小彈弓笑嘻嘻地說。   “喂都喂。”鄰家嫂子從他的言語里判斷出,他肚子里肯定憋不出好屁來,心里也早有了防備,便笑吟吟地說。   鄰家嫂子接過二木遞過來的糖疙瘩,剝開糖紙后,遞到小彈弓的嘴邊,說時遲,那時快,小彈子的嘴一下子叼住鄰家嫂子的手指頭。“啊!”鄰家嫂子驚叫了一聲,,雙手捂著臉,害羞地轉過身,她的舉動引得鬧新房的人們轟堂大笑起來。那糖疙瘩呢,也掉在了地上。小彈弓笑嘻嘻地說:“慌啥哩,慌啥哩。”邊說邊從地上撿起沾滿坷垃的糖疙瘩,用手抹了一抹,說著“這么好的東西掉了多可惜。”然后一把塞到自己的嘴里面吃了起來。   咬核桃是我們那里鬧新娘時的傳統保留節目。按要求,二木和鄰家嫂子要面對面站在兩個矮板登上,二人中間相距約尺余。做游戲的人站在高板凳上,把核桃用一根彩線拴牢后,置于兩人面前,規則是二木和鄰家嫂子要同時用嘴咬住核桃才算成功。這個游戲是相當有難度的,一是核桃小,而且又硬又滑,很難用嘴叼住;二是做游戲的人還有意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晃動核桃,讓他們根本就咬不住;三是因害羞、緊張,又有圍觀者起哄搗亂,更增加了游戲的難度。   實際上,讓他們咬核桃的目的,是有挑逗、戲耍之意。當倆人快要咬住核桃的時候,核桃卻滑到一邊,二個人的嘴沒有咬著核桃,卻親到了一起,引得圍觀者哄堂大笑,更有甚者站在新他們身后趁機一推,鄰家嫂子便因失去重心,從凳子上倒向二木。二木呢,因怕鄰家嫂子摔倒,自然要去抱著她,這就使他們二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在那個時代,人們的傳統思想意識里,親嘴和擁抱是不能當著外人面做的。每每出現這一情景,鄰家嫂子便會羞澀地跑回新房里躲起來。這自然是不行的,幾個年輕人舞舞喳喳、嘻嘻哈哈地又把她連拉帶扯地拽回到現場,繼續做咬核桃的游戲。一個晚上,如此這般要折騰幾個回合,只鬧得二木和鄰家嫂子精疲力竭,也把他們原始的欲望徹底地激發了出來。后來,看時間不早,在二木爹媽的極力勸阻下,鬧洞房才能告一段落。那些鬧洞房的人才帶著極大的滿足,意猶未盡地回家而去。   后來聽鄰家嫂子說,那天晚上她害怕極了,生怕村里那些愣頭青們會做出些過分的事情來,造成不好的影響。也因此,那天晚上,她是極力迎合鬧洞房人的要求,即使做一些難堪、羞澀的事也強忍著。   2、學“流氓”   鄰家嫂子,小時候因家境貧寒,沒有上學,拿她的話說,叫八字不識一撇,是標準的“睜眼瞎”。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全國上下深入開展掃盲運動,村村開辦農村夜校,讓村民們學文化、學農業技術,幫助農民掃除文盲,增強農民的基本文化素養。鄰家嫂子也不例外地參加了村里的掃盲夜校。   某一日晚飯后,我正和好她走了個照面,就客氣地問道:“嫂子,你干啥去啊?”   “干啥去?嫂子要去進步哩,到大隊部學流氓去!”鄰家嫂子自豪地說。   “啥?學流氓,啥不學你咋學這個哩?”我哈哈地大笑起來。   “你笑啥?學流氓有啥不好?能識字,還記工分,那可是屙屎逮蚤----一美兩得的事”。從她自信而又快樂的表情里可以看出,她對“學流氓”一事還是很滿意的。   “嫂子,那不叫學流氓,那叫掃盲。”我笑得眼淚都差點流出來,幫她糾正。   “啥?流氓和掃盲有區別嗎?”她疑惑地問。   “掃盲,就是掃除文盲;流氓就是干壞事。”我笑著給她解釋。   “干什么樣的壞事叫流氓?”她一頭霧水地問我。   這一刻,我感覺和她溝通是非常困難的,就像那“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一樣。忽然我想到了鬧洞房時候的事,就靈機一動,笑著告訴她:“流氓,就是你不是和二木親嘴,而是和別人親嘴。”這個比喻她一聽就明白了,揚起手,一拍大腿說:“哎呀,我的媽啊,我這可是麥子熟到地頭里——丟死人哩。”說罷,捂著臉,狼狽地往家里跑去。   沖著她的背景,我忍不住又哈哈的大笑起來。   原以為,此事,隔一夜就該沒事了。沒成想,第二天早上,在我上早自習路過她家門口時,只見鄰家嫂子笑吟吟地向我招手。我疑惑地走到她的面前。她一把拉出我插在褲兜里的手,從背后拿出一個雞蛋放到我的手心里:“嫂子起早給你煮的,趁熱吃吧。”   我有些受寵若驚。   那個時候,是“雞屁股銀行”時代,雞蛋是很金貴的,老百姓都舍不得吃,大家把雞蛋攢起來,逢集了,到集市上換回來火柴、煤油、食鹽、棉油皂等生活必須品。   她向前后望了望,見沒有人,就收起了臉上的笑容,一本正經地和我說:“老五,嫂子夜黑里說的話,可別和外人說,要不嫂子可沒臉見人了。”   我明白了,她為什么要這么早站在門口等我,也明白她給我煮雞蛋吃的真正目的了。   “你放心,我不會和外人說的。”我沖她認真地說。   笑容再次出現在她的臉上:“兄弟,好好念書,可別像我這樣,沒文化,到處丟人現眼的。”   我認真地沖她點了點頭,匆忙向學校跑去。   3、找母豬   鄰家嫂子是個非常持家的人。大集體的時候,她一次工都沒缺過,即使懷著孕也不肯歇一天,一直干到臨產期來臨。   八十年代初期,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這更激發了她勤勞致富的思想,除了和二木哥一起種好全家十余畝責任田外,她還養雞、養鴨、養豬、養羊、種菜賣菜,一天到晚不閑著。她本來個子不高,自打生完三個孩子后,身體愈發圓潤起來。因她干活利索、又不歇息,鄰居送她外號“小陀螺”。她呢,聽到后,也不予反駁,更不生氣,任人這么稱呼她。   一天中午,我被一陣急促的“咾—咾咾”地呼喚聲吸引,細看,才知道是鄰家嫂子在找她家的老母豬,便嘻嘻哈哈地湊到她的跟前。   “老五,看到我家大黑了沒有?”大黑是她家老母豬的名字,看到我過去,她焦急地問。   “在竹桿園前面的菜地里。”我用手指了一下村南頭的菜地。   “真的?”她半信半疑地問。   “嫑(biao)你的!”我認真地說,說完便又回家盛飯去了。   等我從灶伙里出來,鄰家嫂子氣喘吁吁地站到我家大門口,不滿地說:“老五,你咋嫑我哩?”   “沒有呀!”我忍住笑回答。   “我到菜園里咋沒有找到我家大黑呢?”她疑惑地問。   “我不是說嫑你的,你咋還去找啊?”我答道。   她猛地愣了一下,沖我翻了個白眼,氣呼呼地說:“還真不知道你的話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有人說,最好的假話是說實話,看來是對的。   “真做假來假亦真,無須有時有還無。”我笑著說。   “去你的。明知道我是文盲,還咬文嚼字地,以后少在我面前賣弄學問。”她憤憤地說。   “不是流氓了?”我調侃道。   “你是那壺不開提那壺啊!”說吧,她揚起手中的竹棍向我抽來,我撒腿就跑,身后又傳來了“咾——咾咾”的呼喊聲。   4、斷來往   二木哥有個妹妹,嫁到唐河縣郭灘街上。俗話說:“姑舅親、姑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一頭是娘家,一頭是姑家,逢年過節,你來我往,都走得很親熱。   記得有一個春節前,鄰家嫂子把十來歲的兒子柱子叫到跟前,遞給他一個竹籃子,里面裝了一塊禮(豬內、長條、三斤來重)、一把粉條、兩瓶散酒、兩個果包,讓兒子去他姑家拜年。   那時候,小孩子都喜歡走親戚,原因是不但能混上一頓好吃的,還能討到一毛、二毛的壓歲錢。   柱子按照老媽的“早去、早回,路上不要貪玩,把東西帶好”的吩咐,擓上裝著四色禮的籃子,連蹦帶跳地向郭灘街姑家走去。   郭灘街離我們村有十多里路,途中還要過一條名叫澗河的小河。一路上,柱子是邊玩邊走,走走歇歇,不知不覺小半天的時間已過去了。   俗說話,“十里不拿針,拿針有半斤。”籃子里的四色禮對于一個成人來說,似乎并不重,而對于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子來說,可就不輕了。約摸走有一半路程的樣子吧,木子剛開始的興奮勁早已是蕩然無存了,代之而來的是氣喘吁吁、汗流夾背,肚子也餓得嘰哩咕嚕地一陣亂叫。   看看眼前長長的路,掂掂籃子里的東西,柱子真恨不得把籃子扔了,對這次去姑家走親戚真是后悔不已。   他氣惱地翻騰著籃子里的禮物。翻著翻著,籃子里的果包吸引了他的眼球,一下子把柱子的饞蟲給勾了出來,那一刻,饑餓感變得更加強烈起來。   也難怪有人說小孩子們是“人小鬼大”。柱子盯著果包子左思右想,靈機一動,他把果包子拎起來,手指頭在嘴里沾點吐沫,按在果包子的底部,如此三番兩次,果包下面的包裝紙便被吐沫浸透了,露出一個小洞,里面那金燦燦、甜絲絲、香噴噴的果子便出現在柱子的眼前,讓柱子垂涎欲滴。此刻的他也不再猶豫,伸出兩個手指頭,從果包里夾出一根果子來,快速地塞到自己的嘴里面,“咯嘣、咯嘣”地嚼了起來,一絲絲甜意溢滿了心頭。   連著吃了幾根果子后,柱子心里犯起了合計:照這樣吃下去,要不了多久,果包里的果子就會被自己吃光,那樣的話如何向姑姑交待呢?回家后媽媽知道了,肯定也是不會饒了自己的。   那個年代,家家戶戶的經濟條件都不太好,日子都要精打細算。每年年底,各家各戶都要割塊肉、包幾個果包走親串友,往往是走完這家后,再把回回來的果包配上一個新買的果包,再走另一家親戚,如此這樣,一個年里頭,肉和果包在親戚家轉了個圏,又回到自家里。今個柱子因為累和餓,又抗不住果子的誘惑,偷吃了果包,已經是壞了家里的規矩,后果肯定是很嚴重的。   “多少吃幾根,解解饞就算了!”柱子自己告戒著自己。   可是,果子的誘惑力,對一個十來歲的小孩來說,實在是太大了,柱子真的無法控制自己貪吃的欲望。就這樣,走幾步,他就夾出一根果子塞到嘴里,而且每吃一根,他都自己對自己說:“最后一根,吃完可不能再吃了。”如此,幾里路下來,等走到姑姑家村旁時,他拎起果包一看,里面已空空如也,一下子把他驚出一身冷汗來,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他在姑姑家村口的路上躊躇不前,腳踢著路面的坷垃蛋子,腦子飛快的轉著圈,思考著應對之策。   “啪嗒”一聲,一個碎瓦片被柱子的腳踢了起來,落在他的面前的路面上。見此情景,柱子眼前一亮,一個主意從他腦子里閃了出來。他從路邊撿起十幾個大小適合的瓦片,從果包底下的小洞里塞到果包里,又掂掂份量,感覺差不多了,就放到籃子里,蓋好紅包單,大搖大擺地向姑家走去。   姑姑對侄兒的到來,很是高興,一邊說“來姑家還帶什么禮呀”,一邊把柱子攬到懷里,用袖頭擦去他額頭上的汗水,急切地問他累不累、餓不餓等關心的話語。   “不餓,不餓,我還有點撐哩慌呢!”柱子滿不在乎地說。   “早起,你媽給你做啥好吃哩了,都走了十幾里路了,咋還撐里慌?”柱子的話讓他姑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木啥好吃哩,木啥好吃里!就是煮了碗紅薯疙瘩。”柱子感覺自己說禿嚕了嘴,連忙掩飾著。   “姑,我走路走得腳脖子都疼了。”他真怕姑姑再問下去,連忙轉移話題。   “你媽也真舍得使喚人,這么大點個娃,擓一筐子東西,還走十來里路,擱誰也受不了。來,姑給你好好揉揉。”一邊說,一邊給柱子揉著膝蓋和腳脖。   “柱子,你先擱堂屋里玩會,姑這都給你做好吃的去。放假了,來姑家一趟不容易,住兩天再回去吧”。揉了一會,姑姑對柱子說。   柱子聽話地“嗯”了一聲。   兩天后,鄰家嫂子讓村里去郭灘街趕集的人捎話,讓柱子抓緊回家,趁年前有空,再走幾家親戚。實際上呢,是在等回回去的果包配禮呢。   按慣例,客人回家時,主家是要回禮的。柱子姑心里惦記著娘家,想到嫂子還要走親戚,就把禮條和一個果盒留下,其他的都回給娘家了。特別是在回果盒時,她還掂子掂兩包果子,特意把那盒重的禮盒回給了娘家。在她的潛意識里,重的果盒里面東西肯定多,讓她萬萬不會想到的是,里面的果子早已讓侄兒掏吃完了,被換成了碎瓦片了。   柱子回家那天下午,他姑姑特意借了一把自行車,把柱子一口氣送到娘家附近。臨走時,又給柱子掏了貳角錢,再三交待柱子把東西和錢帶好,之后才匆匆忙忙地回到婆家。   柱子回到家后,他母親慌忙掀開蓋籃子的紅包單,見兩瓶灑、兩個果包子在里面,心里踏實了許多。她盤算著明天回娘家時,又可以少花幾塊錢買禮了,內心里對姑娘的大方有了感激之情。   第二天上午,鄰家嫂子在拾掇回娘家的筐子時,感覺其中一個果包有些不對勁,晃一晃,里面“嘰哩咣噹”的,發出的聲音也不對勁。這讓她甚感疑惑。她連忙打開果包一看,一堆碎瓦片映入她的眼簾,她的火“噌”地一聲竄上了腦門。   “柱子,過來,這是咋回事?”她厲聲地質問著。   柱子近前一看,一下子傻了眼。他心里暗暗叫苦,原想那盒被他偷吃的果盒會留到姑姑家,誰曾想陰差陽錯地又被姑姑回到自己家里,且被母親發現了。   此刻的柱子心里明白,若是實話實說,依他母親的性格,肯定會招來一頓胖揍。于是,他心一橫,對著母親說:“你收拾好筐的時候我也沒看,我姑回筐時我也沒在跟前,我啥也不知道啊!”聞聽此言,鄰家嫂子心里這個氣啊:“好你個死姑娘,你不回我禮就算了,我不爭經,干嘛用這下三濫的手段來胡弄娘家人?窮不起還是咋地?等你回來,看我咋收拾你!”她看看太陽,已近中午,慌忙借了一個自行車去代銷店包果包,要不回娘家就要晚了。   為此,鄰家嫂子的心里極不舒服,就像吃了蒼蠅一樣,惡心得不得了,這讓她攢下一口惡氣,使她的年都沒有過好。   一晃到了正月初四,按照慣例,柱子的姑姑要回娘家拜年的。一大早,她精心準備了四色禮,興沖沖地回到了娘家。然而,等待她的卻是嫂子那冷若冰霜的面孔和無由頭的惡語向相,更讓她不能接受的是,嫂子還怒氣沖沖地把她裝有“四色禮”的籃子扔出了門外,根本不讓她進娘家門。   鄰家嫂子的做法讓柱子姑姑大惑不解,更是措手不及,感覺自己顏面掃地,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她一邊哭一邊騎著自行車回到了婆家,這一回,十幾年間里,她再也沒有回過娘家。尤其讓她痛徹心扉的,就連老娘去世娘家人也沒有向她報喪,讓她連老娘臨終時的最后一面都沒有見到。   她氣,自家哥哥不爭氣,怕老婆,不念兄妹感情。   她恨,娘家嫂子絕情絕義,太武斷,讓她有娘家卻回不了。   時光荏苒,歲月流逝,十幾年光景一晃就過去了,當年的柱子從一個毛頭娃娃長成為一個大小伙子,且娶妻成家,過上了自己幸福的小日子。期間,姑姑沒有回過娘家一次,他呢,卻背著母親,經常去姑姑家走動。   有一天,柱子問他母親:“媽,你為啥不讓我姑回娘家啊?”   “為啥?因為她做了對不起咱家的事。”鄰家嫂子一想起十幾年前的事,氣就不打一處來。   “我姑年輕的時候挺顧家的,做啥對不起咱家的事了?”柱子不解地問。   “做啥?你還記得那年讓你去她家走親戚的事吧?”   “記得啊!”柱子想起了十幾年前那件事,心里不由”咯噔“了一下。   “她給咱家回筐時,把果子換成了碎瓦片,包在果包里回給咱們,你說氣人不氣人?”鄰家嫂子氣哼哼地說。   “啊!為這事啊!那你冤枉我姑了!”柱子伸手在自己頭上抹拉著,“嘿嘿”地干笑幾聲。   “冤枉?我咋冤枉她了?我記得清清楚楚,果包里包著爛瓦片子。我活這么多年,還是頭一次遇到這種丟人現眼的事。她有本事把能處使給外人去,在娘家人面前充啥能?把別人都當做二百五啊?”鄰家嫂子嗓門一下子高了起來。   “媽,那爛瓦片是我放進去的。我去我姑家的路上,又累又餓的,就把果子給偷吃完了。”柱子一口氣把當時的實情告訴了母親。   “啊!你,你個賴孫,咋能這樣哩?那我當時問你,你咋不承認哩?”母親氣急敗壞地質問著柱子。   “那時候我不是小嘛,怕你打我,才想出那個下三濫的辦法。”柱子歉意地解釋道。   “哎,你個鱉娃,可把老娘和你姑坑壞了。”鄰家嫂子懊惱地數落著兒子。   “媽,要不明天我開車去把我姑接回來住幾天?”柱子看著母親的臉,試探著說。   “哎,這些年,可真冤枉死你姑哩。解鈴還需系鈴人,我明個隨你一起去接你姑回來吧。”鄰家嫂子傷感地嘆了一口氣說。   聞聽此言,柱子高興地跳了起來。他掏出手機,高興地撥通了姑姑的電話。   話筒里傳來了姑姑熟悉而又蒼老的聲音……   作者簡介:冰心依舊。立志軍營16載,鍛煉出剛直不阿的秉性,把愛和情寄予字里行間,跋涉在詩與文的山間小路,一顆寂寞的心似一葉小舟漂泊在茫茫的大海。作品<家書>、<旅途驚魂>、<春風>、<家>、<母愛>、<母親>等散見于地方雜志和文學網絡平臺,現在某機關上班。 +10我喜歡

時光如琢如磨,走過千萬次的聚散離合,才發現:人要修的,其實不過是一顆清風明月、小蔥豆腐般的平常心。   平常心不是無所謂,而是不預設、不迎合,不違逆本心,對待何人,都能輕松自在真實、真實自然、毫不造作、淡然相待,無論渾水沉泥沙,我自溪水濯頑石,清澈見底。   有時想想,一個在旁人眼中似乎有些“不近人情”的人,恰恰才是對人最大的尊重。而一個壓癟自己、吹捧他人,對人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人,圓滑如刀切豆腐,精明到沒有縫隙,看似溫暖厚道有余,卻溢出了一些世故和狡黠。   很多人甫一見面,就先給你戴上各類頭銜與帽子,繼而鞍前馬后、如膠似漆,讓你在大而虛空的鼓吹下不知不覺三觀扭曲,最后卻拖著你折戟入海、或燃燒成灰。這種人,人前無比熱鬧,人后世事蒼涼。   與人相處的難度,不是如何熱情似火,而是怎樣隨心坦然。所謂“話到嘴邊留三分”,說話思前想后、腦汁絞盡,想著法兒地附和、順從,最后發現,你敢慣,他就敢濫,給讓他一樹花開,他卻要攫取你整座山巒,這樣的交往,到頭來終將人心漸冷、歡情漸薄。   遷就不僅讓你的付出變得廉價,甚至會演變成最大的惡。有的人,你不扎他一下,他就永遠不知收手,善舉與縱惡緊緊一步之遙,無原則的遷就,一不小心讓你的不好意思變成了他人饕餮之欲的開胃菜。(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不用活在別人的角度里。在有眼疾的人那里,看什么都有翳障。一個滿身負能量的人,以清水投石、攪擾他人的秩序、不斷破壞人們心中的美好,來宣泄嫉妒和陰冷的情緒,維系自己不堪的心理平衡,獲取撕裂的快感,這樣的人心太刻薄、太鄙陋、太黑暗,暗無天日。   世上有兩種人,有一種人永遠盼你出彩,有人永遠為你喝倒彩,有人希望你活成童話,有人坐等看你的笑話,一個沒有仰望與尊重的相處,不會熬過流年的滄桑,唯有澹然自在的交往,才能走過歲月的久長。   生命中的每場相逢終是路過,在他人的世界里,說到底也只是散兵游勇、過路小卒,人首先是要順遂自己。在一場場露水般的相遇里,你熱情似火地擁抱了別人,卻敷衍塞責了自己,一個沒有能力取悅自己的人,才是人性里的硬傷。   平常心,如金獸吐出的青煙一縷,紫砂泡出的薄茶一口,撥開一切繁盛的浮華,去掉一切虛偽的熱忱,虎嘯龍吟,水落石現,才是交往中最大的誠。   康娜/節選(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10我喜歡

arrow
arrow

    i64huhx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